小伙伴们有没有发现呢,2020年以来以线上方式开展的活动越来越多了呢。就在不久前,环保在线也刚刚举办了环保行业线上展会——2022视环会春季展,并视环会高峰论坛,想必不少小伙伴还记得呢。
在线会议,随着“互联网+”深度接驳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加常态化,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还专门就此进行了一项研究——即《在线会议助力碳减排量化研究报告》,肯定了在线会议在减少交通碳排放、减少空气污染,降低会务用品损耗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信不少人这两年会常常听到“零碳会议”这个词,不过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零碳”,而是指会议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符合国际标准的碳减排额度,比如通过无纸签到、电动出行等方式减排,通过购买碳信用、植树造林、购买林业碳汇等途径来抵消碳排。
不知不觉间,“零碳会议”,或者说不止是“零碳会议”,还有零碳餐厅、零碳文化节、零碳建筑、零碳产业园、零碳工厂、零碳社区等等概念都悄然成风,全面响应“双碳”目标,在节能降碳方面可算的是锱铢必较。
从这个角度看,在线会议相较于“零碳会议”,减排的渠道更直接,减少碳足迹的方式也更直接一些。上述报告中就提到,数据分析显示,在线会议碳减排的相关话题传播热度呈现上升趋势,并且正面情绪占比7成以上。
至于在量化方面,报告也介绍了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些数据:①平均每次在线会议产生减排量为27.932kgCO2e,相当于20棵树每年产生的碳汇量;②每人次在线会议产生的减排量为2.202kgCO2e;③平均每分钟在线会议产生的减排量为0.402kgCO2e。
以2022视环会高峰论坛为例,2022视环会春季展开幕式暨高峰论坛主论坛全程123分钟,视环会智慧水务高峰论坛全程376分钟,油泥治理工艺节能环保及运营安全性研讨会全程214分钟,视环会-有机废气(VOCs)综合治理论坛全程101分钟,市政污泥处理处置研讨会全程147分钟,协同减污降碳●危废环境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利用论坛全程114分钟,固危废检测鉴别技术网络研讨会全程153分钟,合计时间1228分钟。
按照报告中的计算模型,本次视环会高峰论坛仅时间层面产生的减排量约为493.656kgCO2e,差不多相当于353棵树每年产生的碳汇量。
是不是对在线会议的减排功能有了更具体的概念了呢?
而要说到在线会议,就不得不提腾讯会议,报告也认证了腾讯会议“是目前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视频会议应用”。腾讯自己也早早发布了碳中和目标及行动路线报告,承诺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面碳中和。其中也提到,“自腾讯会议上线以来,已助力用户累计实现超过1500万吨碳减排量”。
对此,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秘书长也曾公开表示,未来个人参与在线会议将有望获得减排量,计入碳账本,成为绿色资产。
没错,碳账本,一个或许人人都该拥有,也都能拥有的神奇账本。用水、用电、用气、出行方式、垃圾处理、购买习惯,记录每一次碳足迹,目前也正在探索中。如北京,最新公示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中就包括了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基于‘碳账本’的个人金融服务”。
苏州,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2021年就在苏州高新区揭牌了,并官宣“建立全国首个数字碳账本”,首批就有12家知名企业、金融机构率先参加同步发起的“苏州碳普惠联盟”。青岛,碳普惠平台上线,通过用户生活行为计算个人碳足迹,量化市民碳减排贡献,根据碳减排贡献获得低碳权益的回馈。
哇哦,就连参与一次线上会议都将被记录在册,成为你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共同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实证,是不是很酷!关于在线会议,你还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呢?欢迎留言互动~